命理学不是迷信

李四占3年前 (2022-10-03)八字命理1.69 W

命理学,是中国科学之一种

根据阴阳五行学说

一个人出生的时候

第一声啼哭,就是他独立生命的开始

在娘胎里,他是母亲代他营养

母亲代他循环,母亲代他呼吸

他不是独立的生命

然后他出生的那一刻,第一声啼哭

就是他的自主的呼吸开始了

这时候叫禀受天地之气

最初禀受天地阴阳五行之气

这叫初禀天地之气,禀出那一份来

因为整个宇宙,按照中国哲学的宇宙观

就是阴阳五行之气浩转流变



就金木水火土风阴阳两个方面一直在转

那么,人到四十岁之前不会信这一条

假如一个人发财了,他会认为是自己奋斗的结果

假如一个人贵了,有社会地位了

他也认为是自己奋斗的结果

四十岁之前一般都这么想



有了四十岁,四十年的人生经验

因为,人与人之间会互相比较的

有的人你一看出生这个门第和他自己的

智力水平和意志品质都远不如你

他却平步青云,少年得志

还有一件事情我们也都共同认命的

就是你出生在怎样的家庭,怎样的人成为你的双亲

这是容你奋斗不的吗,不容你选择的呀



它就降临到你头上了呀,这是八字里面都有的呀

一看父母很厉害,出生很高

要么是地位高,要么是财富多,豪门

八字里看得出来

所以,你怎么还不相信呢,那么多人怎么还不相信呢



这些事情儒家讲清楚了,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就说你的富贵也罢,贫贱也罢

跟你的人生意义实际是没关系的

按照命理学的说法,就是八字里的

所以,能明白这一点才能做君子

什么意思呢

你不管是怎样的人生处境

富贵也罢,贫贱也罢

你都活出生命的意义来,那叫君子


mmexportdcdfb6f97d6d3c5fe65be7d11e66d2e7_1664762910206.jpeg


免责声明
李四占温馨提示
1、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2、对于已经授权独家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等资料,如需转载,需得到本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3、在本网站发表、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支持或认可其观点。

本文链接:https://lisizhan.com/post/141.html 转载需授权!

分享到:
打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李四占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izhan.com/post/141.html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八字金口诀

下一篇:八字诀

“命理学不是迷信” 的相关文章

八字无财判断财运

八字无财判断财运

              八字无财星怎么看财运?八字知识课堂在八字命理中,有些人的八字没有财星,就认为没有钱财,这样的判断是很不严谨的。不可以单单凭借财星论命主的财富,需要结合整局大运以及流年之间的相互作用才可真正的断定。那么,...

七杀歌诀

七杀歌诀

七杀格歌诀偏官不可例言凶,有制还他衣禄丰;干上食神支带合,儿孙满眼受褒封。身逢七杀旺提纲,只为干衰大受伤;正禄交差刑杀入,终身不免受灾殃。七杀提纲本是愁,只因驯伏喜无忧;平生正直无邪曲,职位高封万户侯。月令偏官本杀神,有制还居一品尊;假若自身荣贵晚,也须为福及儿孙。月令偏官最忌冲,伤官羊刃喜相逢;日...

八字喜用五行♦选择职业

八字喜用五行♦选择职业

         一、喜用五行选对专业喜用金的专业方向金融类:银行、保险、证券、外汇、投资等;经济管理类:经济学、经济统计学、财政学、税收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审计学;珠宝首饰、(金属)矿业、机械加工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

和易学有缘的命格

一般来说,适合学习易学,有易学天赋的人有这几种特点:一是带偏印的人,偏印是一颗神秘星,入命会对神秘文化感兴趣,第六感也比较准,喜欢钻研,适合偏门冷门的职业,包括易学等。二是命局带华盖、太极贵人、天医、十灵日的人,一般都有一定悟性,学习易学有一定天分。三是命局空亡较多的人,空亡太多也代表一种空性、悟性...

八字课堂

先看日柱表何象,乾乾一起寒骨关,乾巽凶灾是车祸,乾艮直断带伤疤,乾震凶灾多车象,乾离胆囊生炎症,乾坤全身气不通,乾坎下肢血不通,坤坤气虚湿气重,坤巽头晕皮肤病,坤离心脏多受损,坤震肝胃互不和,坤兑右腿有伤残,坤艮肾脏早生病,坎震颈部宜胃疼,坎乾头部颈椎病,坎离心肾互不交,坎兑阳宫与妇科,坎巽风湿终生...

八字术语解释

阴阳——意义广泛,万事万物都可分出阴阳,如阴为月亮、黑暗、地、夜、女、柔、弱、静、泄、耗、冬季、偶数等。阳为太阳、光明、天、昼、男、刚、强、旺、动、生、克、夏季、奇数等。阴阳之理不是一成不变的,阴中也包含着阳,阳中也包含着阴,当事物发展到极端之时,阴阳开始转换,也就是阳极必阴,阴极必阳之理。  2....